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目光投注在专利与技术研发上,专利申请数量也逐年上升。但很多企业和个人在初次申请专利时,都面临一个选择: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,还是申请发明专利好一些?这两者究竟有哪些区别呢?今天我们就就给大家分析一下。
在比较之前,我们可以先看看官方,即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》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定义。
发明,是指对产品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。
实用新型,是指对产品的形状、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。
通过上述的定义可以看出,实用新型专利只能用来保护产品,并且该产品应当是经过产业方法制造的,有确定形状、构造且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。
而发明专利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,范围比实用新型专利要更广。
具体来说,两者的区别在于:
1.适用性不同。实用新型专利只与产品的形状、构造有关,在保护范围上比发明专利更窄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方法类的发明创造是不能够申请实用新型的。
在专利的创造性审查过程中,发明专利需要具备“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”,而实用新型专利只需具备“实质性特点和进步”。
可见,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水平要求比发明要低,因此,有人把实用新型专利称为“小发明”或者“小专利”。
2.审批程序不同和审查周期不同。对实用新型只进行初步审查,而对发明专利还需要进行实质审查。因为程序的差异,导致了二者的周期存在差异。实用新型专利一般6个月左右能够拿到专利证书,发明专利则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,甚至更久。
3.费用不同。在收费方面,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费用比申请发明专利要低很多。
4.保护期限不同。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,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。
5.价值不同。在单位和社会范围内收到的嘉奖、以及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时的价值都不一样。